close

today-asia1.jpg

1998年當執行教練時,因緣際會下突然跑來一個小選手陳世偉說想要跟我學習射擊,當時我是手槍總教練,當時跟他聊了一下射擊的訓練及項目發展 並聊了一些訓練可能需要的時間及、費用。因所費不貲需要家庭支持,併也當場跟他父親做了一些電話商討。同時也聊了他想練射擊的動機,因他是竹商射擊隊,而竹商體育風氣盛行,同時有多項運動隊伍如射擊、射箭運動隊,可能因同學或同伴關係興趣加入射擊隊,當時只有空氣手槍和空氣步槍,很多同儕都考到考上體育學院和一些運動科系學校,刺激他當時的動機,並且設定一些可能的發展及成就,如考到一所好大學,上研究所,能夠練出好的亞奧運成績,幫國家及自己爭取最大榮耀。

同時間剛好有另一個教練介紹每一個新小選手林政賢,2000年加入另一個選手施維庭由定向飛靶轉練雙不定向飛靶。

因緣際會湊成菜鳥新兵團,三名選手各有不同個性及不同的心理特色,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訓練積極度高,配合度好。所以成績進步的很快 因為3個人是同一個學校的學長、學弟,不管在比賽或訓練上的配合默契良好,同時又是國家隊的選手三個人常常互相勉,希能夠一起出國比賽、為國爭光的共同理想目標,所以成績進步斐然。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已建立了行為成就動機及成就目標,賦于的他們方向性、持續性和訓練的可塑造的強度,使它們產生內在的驅動力,本能地朝向目標前進,使他們的內在動機獲得滿足及喜悅感,樂於參加訓練及比賽。

布魯納(J.S. Bruner)在教學理論中特別強調內在動機對教學及學習的影響;他認為內在動機包括好奇心、成就動機、認同感及互惠感。

被內在動機激勵學生更可能願意進行這項任務並且在任務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學生們更可能擁有內在動機,如果他們:

  • 自主性:把他們學習成就成績歸因自己可控制的因素
  • 信賴度: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預期目標,而不是取決於運氣。
  • 掌握性:對於訓練或知識充分理解並可觸類旁通非一成不變。

 

由於學生選手的身份相對的單純,成績持續進步及穩定,也沒有太多外在動機的想法跟誘惑,但我國在亞奧運競技運動比賽期間因媒體、個別團體或國家的重視或選手自我認知不當的因素,形成選手動機偏移或變成外在動機的干擾均會影響訓練比賽的準備,因果關係使自我認知為鼓勵他們關心或焦慮勝負或有獎金酬賞焦點,而非享受比賽中行為內在的回饋。

心理學家E.洛克認為目標是動機的決定力量,要高標準才有最高的成就。不過這個目標一定要是自覺提出的,而且要求具體。

我認為好的運動員的訓練自我目標是明確具體漸進式合理與規劃。

2002年釜山亞運比賽前訓練工作對心理的準備就相對比較單純,由於平時成績的穩定及進步,預估成績合理化,比賽從難準備,比賽心理技能自動化,所以也使他們對於比賽具有信心並滿足比賽或訓練的心理需求有勝任感(我是好選手)、自主性(比賽方是自己掌握)、關係感(喜歡是團隊一份子),由內在動激增強,使得外在動機干擾少甚至能成為內在化成就動機。

馬斯洛認為,任何一個合理的動機理論,都必須考慮到下述

  1. 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整體。例如運動員的動機是訓練比賽,但是他的心理、思想、行為是整體的接受配合動機在運作
  2. 動機是複雜多樣的,人類行為常常是由多種動機所引發的。一個有意識的欲望或一個有動機的行為,可能起到一種渠道的作用,通過這個渠道,其他意欲得以表現自己。
  3. 合理的動機理論應該是連續不斷的、無休止的、起伏的。運動員以意志力去克服困難並維持長時間性的訓練。
  4. 動機理論還應看到,有機體通常表現為一個整體。

我個人認為運動員的傑出表現的精神符合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所謂自我實現,就是使自己更完備、更完美,能夠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展現于比賽中的抗壓能力及優異表現。創造我國自參加亞運以來同時獲得同一項目比賽的金銀銅牌。

 

#心理學名詞 #動機 #成就動機 #歸因理論 #層次需求理論

arrow
arrow

    程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