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余艾玟彈著.jpg

吳佳穎彈著.jpg

決賽規則改變後之因應策略

自1896年首屆奧運會,射擊便成為傳統項目,它也成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項目之一。但射擊受關注的熱度一直無法同三大球、游泳、田徑相比。為了給比賽融入更多的刺激元素,2012年底,國際射擊聯合會修改了比賽規則,無論從比賽環境、成績計算方式和決賽的淘汰制度都充滿新意,有人將它形容為是具有「顛覆性的」。

修改後的射擊比賽決賽規則,預賽成績不帶入決賽、採用末尾淘汰賽制,這重大變化大大增加了射擊比賽的觀賞性和不確定性。里約奧運也是首屆使用新規則的奧運會,這些顛覆性變化的新規則,使得射擊強國及超強戰將紛紛中箭落馬,成為這次里約奧運最大變數,令競爭懸念陡增。

根據新規則,預賽成績將精確到小數點後1位;過去9.9分和9分都被統一認定為9分。新規則實行之後,兩者的差距將變為可觀的0.9分。這一種算法需要選手們從預賽開始,就要投入巨大的體力與心力。

預賽成績帶入決賽的規則也成為歷史。過去預賽成績要被帶入決賽,而現在預賽成績不再被計入決賽,這一變化對於預賽成績相對差些的決賽選手,無疑起到了激勵作用。在里約,打入決賽的選手成績將全部歸零重計。無論預賽成績多麼多色,如:中國男空氣手槍以590分預賽第一進入決賽,在決賽時重新歸零,僅以180.4分取得銅牌。

男空手預.jpg 

男空手決.jpg

女空手預.jpg

女空手決.jpg

更刺激的變化則在於決賽賽制被顛覆:以往由每名運動員打10發決出冠軍,新規則是每名運動員先打6發,根據成績淘汰最後兩人,隨後每兩發淘汰一人,直到決出最後的冠亞軍。當選手進入逐一淘汰賽時,往往容易發揮失常,這也是本屆奧運會中的常態,同時增加比賽表演性、觀賞性及不確定性。

在賽場外,原本射擊比賽要求現場絕對安靜,但現在音樂聲、口哨聲甚至鑼鼓聲,都屬於「規則允許範圍之內」。規則規定只要觀眾不進入比賽區域進行身體干擾,那麼比賽照常進行。這一改變對射擊手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這些規則的變化,令射擊比賽更具娛樂性,同時也對選手的心理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決賽淘汰制要求運動員出現失誤後能夠迅速調整狀態,光有技術已經難以應付及維持臨場高水準的比賽,還需要選手具有強大的心臟及心理素質。規則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但適應規則的能力和速度,過去並不在衡量一位射手素質的標準之列,如今卻很可能成為決定勝負走向的關鍵因素。

男雙不預.jpg

男雙不決.jpg

男雙不金.jpg

最後,以大陸射擊隊總教練王義夫的一句話自勉:

「辦法總比問題多,這才是優秀運動隊的品質。」

 

以下為我國本次參加里約奧運女子空氣手槍的二位選手之彈著分析:

選手在平常訓練時,應該有敢於修正表尺的習慣,才能提高得分機率。

選手每日訓練狀況或比賽狀況的感覺稍有不同,因握槍握力或板機的擊發時機,延遲或稍早,再加上視覺的小差異,所以所呈現的彈著群不盡相同,所以在不改變動作的前題下,需要敢於微調,以增加得分機率。

余艾玟彈著.jpg

吳佳穎彈著.jpg

 

最後,依本人長期訓練及擔任教練成功經驗,針對顛覆性新規則,提出對於比賽的檢討及因應策略分享:

1、對於各項射擊技巧訓練,須要求達到該項長年長期平均水準,如女空手381±2分、男空手580±2分、女不定向70±2分,諸如此類。

2、於平時訓練中,加入比賽想法、觀念誘導,使其訓練生活化、比賽常態化、比賽精神集中化。

3、新規則改變後,當基本技術達到亞奧運參賽水準時,決賽心理的關鍵會影響成敗8至9成。教練與選手必須有共通訓練語言,及屬於我們台灣的競技心理語言,循序漸進、意會神領,由漸悟到頓悟。我國射擊部分項目已達ㄧ定水準,或已進世界水準,只是臨場發揮不利而已。以個人多年實際經驗確知,射擊項目非爆發力或速度等之運動型態,「心理」將會是以後射擊競技的靈魂。

4、以前述基礎導入比賽或大賽時,教練與選手取得溝通及默契,長期建立互信,教練較能發揮臨場心理調動安撫,也不會讓選手覺得孤軍奮戰的無力感。

5、與國內運動心理、生理學者專家,共同研究一套專業射擊心理諮詢、評鑑機制。

6、利用現代運動科學器材,幫助及了解射手穩槍擊發的持續性、耐久性、心跳、腦波等相互交錯影響,找出科學規律,以及選手自己最好的狀態,以利比賽發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程教練 的頭像
    程教練

    程教練運動心理研究室

    程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